黄婆,又称媒婆、媒娉等。黄为土,在八封为坤,坤为老母,故称黄婆。脾属土,为真意,故此黄婆在丹道之中比喻真意。道家修炼,以真意和合阴阳二炁,故称媒婆。丹经之中,用此名词甚多。如崔希范真人《人药镜》云
雷,即震为雷卦,一阳生于二阴之下;或为地雷伏卦,一阳生于众阴之下。比喻人身先天阳炁发动之景象。其杰初动之时,行于体内,伴有如雷震动之声,亦称为龙吟虎啸之声。如吕纯阳真人《百字碑》云:阴阳生反覆,普
亦日存思、存神、观想等。原是道家早期的修炼方术之一,即存想身神以固形体。《天隐子》解释存想之义说: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想
雪,又称白雪,霜雪等。本是外丹名词,为矿物质粉霜的别名。是以汞粉精炼成霜,故称粉霜,又名白银霜。在外丹修炼之中,是重要的药物。《修炼大丹要旨》卷上云:众药之用,莫如白雪。白雪之药,即是粉霜。其药甚
月,在修炼学而言,有两层意思:如果从性功方面而言,是指一念不生、万虑皆空之时,如同云去天净,明月高照。比喻清静之时,虚空光满。如《太上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云: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
风,在八封之中为巽卦,故此又称巽风。在道家修炼之中,指人之呼吸。因为在采药烹炼之时,心神属火,若加呼吸吹嘘,则可加大火的力量,如同风箱一般,又称为橐龠。而其中呼吸妙用,须是向内吹嘘,故此又称为回风
道家修炼,将丹田比喻为真土,求其静定;然后将真意比喻为下种,以待炁发。而将真炁发动,比喻为花。真炁所发之处乃在丹田,因而喻之为花心。真炁所化之丹液,比喻为酒,吕祖又曰长生酒,服之可以接命续龄。因为
粉碎,即粉碎虚空,又称为粉碎形骸。是在炼虚合道的阶段,通过一定修炼口诀,将有形身躯与无形大道合为一体,以了道成真。
金为水母,蕴藏在肾内,即下丹田之所在。内炁升上泥丸,化为真液,其液生时,咽归丹田,谓之金液还丹。上阳子曰:既得刀圭入口,运己真火以养之。凡运火之际,忽觉夹脊真炁,上冲泥丸,沥沥有声,从头似有物,触
玉液,即修炼之时生于口中之甘美律液。人之舌下为玄膺,上与天池相对。该处有金津、玉液二窍,上通泥丸大脑,下通气管咽喉,乃是滋生津液之所。从事修炼,功夫日深,周天开通,则真炁自然上升,至于口中,自然生
中华道家修炼学中,有很多以金、玉为喻的名词,如金鼎玉炉、金室玉池、金乌玉兔、金童玉女、金液玉液、金华玉蒂、金花玉枝、金胎玉婴、金浆玉以醴等。一者以金玉之品,举以为名,喻其珍贵。二者以金玉之不朽,作
水指肾水,即肾精。源,即生精来源之所。浊水源,是以后天识神用事,肾水不清,不产黄芽,称为阴精,采之只能成为幻丹。清水源,是以先天元神为之,不识不知,无念无虑之时,静极自动,称为阳精,采之可以作为药
沐浴,在丹道又称之为洗濯。沐浴,原是通过洗澡,以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去除污秽,清新身躯。在丹道修炼之中,亦为停止进功,休整精神,去除滓质,净化神炁之意。休浴之运用有五:其一为文火温养之意,即以武火
卯,乃为卯兔,为春分,为木,为生炁,故谓之德。酉,乃为酉鸡,为秋分,为金,为杀炁,故谓之刑。此二时,象征在周天运行之时,升到卯位,本是进阳火,但因生炁正盛,故不可再加火;降到酉位,本是退阴符,但因
火,指真意。金,指真炁。火逼金行,即是以真意引导真炁运行,以为内丹之用。
炼精化炁之时,采取活子时之阴精,要用吸舔撮闭的功夫,进行采炼封止,以提取其中的真炁,谓之去矿留金。亦有将收回药物运转周天之时,药物在头顶的停留阶段,称为去矿留金。
又称闭固。修炼之时采回药物进行烹炼之后,要用文火进行封固,如同炉中火种,只留温温余焰,以防漏泄,称为封固。
屯指屯封,即水雷屯势,上为水而下为雷,下面震为雷封,最下为一阳爻。朝屯,如同朝升太阳,一阳载水而起。在周天而言,即由尾间关而上升,比喻进阳火。蒙指蒙势,即山水蒙封,上为山而下为水。上面良为山封,最
进阳火退阴符,又称为进火退符、晨昏火候、火符、升降等。进阳火,是指运用武火的功夫,以采取和提炼药物。迟阴符,是指运用文火的功夫,以封固和闭存药物。进阳火和退阴符的功夫,在不同的丹道过程之中有多种运
止火有两层的含义:其一是指在用武火采药、猛烹急炼之后,必须及时停止猛火,而换以文火养之,使其封固,则既不伤丹,又无流失。其二是指在武火烹炼、文火封固之后,应当停止一切用火,而以完全无意识之大静功夫
武火,又称进火、烹炼、进符等。是指内炼之时,心神放得集中凝定,呼吸亦随之振作,以助火工。如同炼制外丹,须以火力猛攻,促使药物凝聚,以成其丹。在修炼之中,是指采药归炉之时,加火烹炼,追摄而回,以防散
文火,又称退火、温养、沐浴等。是指内炼之时,心神放得极轻极微,呼吸亦使其若有若无。如同炉中之火,封固之后,仅存温温一点火焰,保持其生机不灭的状态。在修炼之中,是指烹炼之后,药已归炉,须以文火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