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网络实名制立法再度引起关注

——价值中国网林永青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王晶

  [导语]2008 年1 月,本着一种互联网从业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中国网CEO 林永青、和原北京仲裁委仲裁员高宏道律师一起起草了" 网络实名制立法建议" ,并向人大相关立法部门提交了建议书。2008年3 月3 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代表驻地接受价值中国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王晶表示," 网络实名制立法的意义非常深远,你们的建议书很好,进行了深入的论证。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们要向本届全国人大正式递交网络实名制立法议案。"

  美国年均GDP 总额大约是中国的6 倍左右,而电子商务总额却是中国的数千倍!" 艳照门" 事件已经过去," 股市带头大哥事件" 、" 厦门网络谣言事件" 也仍然令人们记忆犹新!痛定思痛,人们对互联网的思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和迫切。2008年全国" 两会" 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王晶女士表示,多年的事实表明,仅仅依靠行业号召和网民自律显然不能解决诚信和责任的问题,要以法律的方式来保障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尽早将网络实名制立法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资深的IT从业人士,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前5 年,王晶女士也通过议案、建议等多种形式在各种场合进行了互联网立法和社会责任的呼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经济能否充分发展,是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后发优势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实名制的实行,将极大地促进和规范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网络媒体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其实,社会各界对网络实名制的关注由来已久,许多互联网从业者和关注互联网发展的专业人士也一直对此不遗余力地进行呼吁甚至实践。1 )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教授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建议" 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 ,率先提出了网络实名制概念,他说," 网络媒体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但是,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匿名性,破坏了传统媒体的范式:诚实和准确。"2)2004年价值中国网成立开始,就以倡导和实施全站实名制,成为中国第一家实名制网络媒体。3 )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网络实名制被正式写入方件。2005年,教育部将水木清华树立为高校BBS 向实名制平台转变的典型,个别论坛推出实名制。4 )2005年7 月20日,腾讯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市公安局7 月5 日下发的《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 将于近期进行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实名登记工作。"5)2006年6 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提出《网络游戏实名制方案》。6 )2007年8 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制定的、提倡网络实名的《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发布,人民网、新浪、搜狐等十多家知名博客服务提供商共同签署了该公约。7 )作为中国领先的实名制财经新媒体,2007年8 月,价值中国网首席执行官林永青先生向全国人大发表公开信,同时与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展开深入对话,认为仅仅依赖个人自律是不够,积极呼吁互联网实名制立法。8 )2007年9 月,新华社刊发文章,引发实名制大讨论。……实名制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但是,对于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也存在争论,据调查统计,主要的反对理由是 "网络实名制" 可能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妨碍个人隐私。对此,王晶代表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言论自由并不是允许随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容许任意诽谤、诬陷等违法犯罪,也不是制造和传播谣言的' 自由'.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网下,个人自由都以不侵害他人自由为限,都是以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限。2007年8 月,厦门市查处" 台风事件" 造谣者,这充分说明网络造谣也是犯罪。互联网络上恶意的个人攻击、漫骂、诽谤的内容泛滥,对于营造一个健康的中国互联网络环境,造成严重阻碍。互联网是当前除了电视媒体以外,信息传播最快、最广泛的媒体渠道,实行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环境管理,提倡有责任、守法的网络意识,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互联网络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泛滥。由于复制和传播网络数字化内容的成本极低,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个人和企业对于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完全忽视。对于发表内容的网站或个人,如果采取了实名制,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约束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 创新型社会" 的重要保障。互联网络将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因此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网络实名制,体现了 "文责自负" ,是媒体和社会责任的理性回归".

  对于有反对者认为" 中国是否实行实名制应该考虑国际规则,而西方国家都没有采用实名制" 的看法,王晶代表表示" 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更关注什么样的政策出来能够支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国社会有自身的国情特点。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和个人诚信体系,比如通过:信用卡系统、个人支票系统。这些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网络欺诈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要知道,很多是涉及经济的犯罪,在西方国家完善的个人信用追踪系统和非现金系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下得到了防止。发达的网络交易,就是在上述完善的诚信体系下实现的。因此,降低了避免了相关的社会成本。中国社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和支付系统,更需要通过网络实名制来加强个人财产安全的等经济保障。

  价值中国网林永青表示,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几百年不遇的重大发展阶段,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浪费这样一个发展的机会。世界各国都在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降低总体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而中国这个马上将拥有全世界最多网民的国家,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不能总是停留在业余、幼稚、和无序的水平上。现在,中国的互联网络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如果没有制度约束,一些人容易通过匿名,进行网络欺诈盗版侵权、恶意诽谤、伤害他人隐私权等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类似" 厦门台风伤亡谣言" 这样的事件,就体现了非实名制在管理上的严重缺陷。可能采用非实名,有一些言论上的方便,但是,就社会责任而言,用匿名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既谈不上影响力,也容易造成责任缺失。更为重要的,网络匿名将严重阻碍网络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的发展,只能将互联网——这个重要的科技手段——的应用,长期滞留到一个低水平、低层次的消遣上,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益。"

  网络实名制其实在国外也不乏先例,2007年6 月,韩国政府实名制立法,35家主要门户网站开始实行网络实名制。2007年10月,韩国就实行了全境实名。据韩国媒体报道,这是为了" 防止和打击心怀叵测的网民在网站BBS 上匿名发帖,对特定当事人侮辱谩骂,肆意进行人身攻击".《韩国时报》报道说,在韩国信息通信部和雅虎韩国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中,80% 的网友表示更喜欢使用实名上网。韩国政府采用的" 后台实名,前台选择性实名" 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有专家表示,在我国,互联网实名制主要适用个人通过互联网网页(Web 方式)发布信息时实行实名制;而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企业,已经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和约束。如果个人在互联网上从事浏览和阅读信息的活动时,无须实行实名制约束。参照韩国的作法,可以采用" 有限实名制" 的方式进行互联网实名制的管理。即上网的个人在发布信息之前进行一次" 后台实名制认证" ,也就是说在注册时,需要实用真实的姓名和个人的基本资料,而在发布信息的" 网页前台" ,根据个人意愿,可以采用实名、匿名或别名等。这样,既实行了实名制,又照顾了个人隐私。

全国人大代表 王晶

  2007年8 月2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提出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号召博客自律,改善网络环境。而且,自有互联网络以来,就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对此呼吁,但至今收效甚微。对此,王晶代表认为," 多年的事实表明,仅仅依靠行业号召和网民自律显然不能解决诚信和责任的问题,要以法律的方式保障来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意义非常深远,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把握,关系到中国利用高科技创造后发优势、产业创新等等重大问题。现在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相当于美国一个国家的人口。互联网已经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显而易见,就中国日益成长的国际地位而言,中国互联网还远未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足够的积极作用。这是网络诚信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而造成的巨大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我们的整个社会,是不是要继续承担诚信缺失所带来的损失?在此,我们大声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尽早将网络实名制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尽快改善和净化网络环境,鼓励社会责任和诚信,尽快让互联网发挥出更为积极重要的作用,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法制社会,公民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互联网不能成为法律的真空。总体来说,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利远大于弊,要以法律的方式保障来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网络实名制立法的意义非常深远!” (2008.3.3)

2007回顾:中国互联网需要实名制                       热烈讨论中···

[ 媒体链接]

腾迅财经:http://finance.qq.com/a/20080306/001686.htm

雅虎财经:http://biz.cn.yahoo.com/080306/16/plh2.html

慧聪网:http://info.ceo.hc360.com/2008/03/06105556240.shtml

网易:http://tech.163.com/08/0306/11/46BM9PLQ000915I3.html

天极网:http://net.chinabyte.com/415/7833415.shtml

中关村在线:http://news.zol.com.cn/83/838147.html

21世纪: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en/2008/03/06/4424525.shtml

金融界: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8-03-06/000003371713.html

全景网:http://www.p5w.net/news/cjxw/200803/t1530739.htm

千龙网:http://finance.qianlong.com/30055/2008/03/10/2801@4340491.htm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