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雷锋

————专访《雷锋1942-1964》作者师永刚

雷锋,一个在八零后成长起来的眼里已经过时的革命人物,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很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他做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职业,他做那个年代最火最酷的事。而这样一个时尚、真实、上进的雷锋却让我们觉得更加亲近,觉得他是我们的哥们,是可以模仿的人。

  价值中国:您写过很多书,很多都是关于一些历史上的人物的画传,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对雷锋这样的历史人物进行重新挖掘的?

  师永刚:这本是属于历史新思维系列的,它的出版可以说是市场的要求。一是创新的要求,因为我前段时间出版的画传系列被市场上抄袭模仿得过多,我希望找到一种新的出版思路。第二,去年开始,我觉得应该对革命题材进行重新的解读。因为我觉得中国的革命题材说得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站在党派的立场上写的,有的反映的是当时历史的认知,有的是当时宣传的需要,到了现在,这些曾积极推动的东西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我觉得读者应该需要以一个新的视角进行解读。
  这里面我就选择了雷锋。因为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雷锋,他的名字是一代中国人曾经的总结:对毛主席的绝对忠诚,誓死捍卫国家,对人民和党无私的爱,对剥削和不平等的憎恨。在那个政治即是全部的年代,他的所作所为烙上强烈的“六十年代政治型人格”的气质。他是那个年代的一个标本与无形之镜,供大众、学生,军人甚至老人映照,整理自我精神、道德的暗角。但现在,80后一代的包括韩寒他们怎么理解雷锋?我发现他们接近雷锋的方法和我们都不一样,他们是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样歌那里介入的,还有很多的时尚的东西,好像切.格瓦拉一样的符号,当代艺术也拿雷锋作油画。他们认为雷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很遥远的商品。包括我们认为雷锋是做好人好事、为人民服务、钉子精神,但是这一代人是不会这么想的。这里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2006年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理解雷锋,我们的精神很多的信息交汇的时代,我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之后,我下定决心要做一本有意思的,能够为70后、80后都能够接受的书。

  价值中国:您希望您在这本书里塑造一种什么样的雷锋形象?带给读者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冲击?

  师永刚:雷锋他也是一个是时尚青年,他几乎做了他那个年代所有流行的事情。他穿流行毛衣、皮夹克和带手表,这些在当时都被视为奢侈品;他参加少先队、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当钢铁工人、当解放军,当这些在当时是火的职业;他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写诗、发表文章、学习毛泽东选集,这些是当时最流行最时尚的事情……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期的主流生活。他所做的就像今天的年轻人喜欢名牌、爱好上网一样。
  雷锋,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很上进,很热爱生活,很善良的邻家青年的形象。我书中的那些叙述,无非是想找到一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去接受他,感到他很亲近很现代化。他的所做那些的好人好事,也不是一件让人嘲笑的事,而是很时尚的事,他所体现的这种“雷锋精神”同样也是很酷的思想。而这种行为,这种思想,在这个年代应该作为主流而不是非主流。我们在这本书后面也把这个概念提出来。

  价值中国:您在书里说雷锋一个时尚青年,是潮流先锋,这样的解读确实很与众不同,但您不怕被别人误读吗?

  师永刚:误读的人也很多,比如说有些人说,走下神坛的雷锋会不会不值得别人学习了。但是,我觉得一个真实的雷锋反而更容易让人接近特别亲切。就像一份报纸说的,“我们看到了雷锋这本书和完整的图片,告诉了我们雷锋是一个和我们接近的人,是哥们,是可以模仿的人”
  而且从反应来看,这样的一本书共卖了8万册。那么多的人自发地买了这样的书,表明了这样的一种态度,任何地一个革命宣传的模特,只要我们找到更为合适的表达方式,我们是能更多为大家去接受的,第二就是说,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这种已经上升为中国国家道德的“雷锋精神”在今天还是有巨大的市场的,还是能被广大的民众自发接受的一种精神。

  价值中国:就是说,书中还是在体现着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

  师永刚:当然,为人民服务现在已经是中国国家道德的一种,人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体现着这种道德,雷锋不过是这种道德的楷模。
  雷锋他为人民服务,以前他是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大爷推过车,给警察叔叔交五分钱,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到今天,具体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80年代的人已经有了很多的表达方式,他们去捐款,去资助失学儿童,去献血,一样是在做好事,一样是在为人民服务,一样反映的是国家的道德。倡导“雷锋精神”也正是倡导这种国家的道德。

  价值中国:现在重新提出雷锋,是不是期待雷锋的这种为人民服务,解决所有的道德的问题?

  师永刚:雷锋肯定不是为了解决所有的道德问题,我们出这个书也不是为了解决所有的道德问题。但是有一个很好,到今天人们在抱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也好,但是很多的年轻人包括有钱人都投入了慈善事业,我们学雷锋就可以理解。很多的志愿者,很多很小的小孩,很多大学生包括70后、80后的人都抽出自己的时间去当志愿者,我们看报纸很多年轻人救人啊,这种事情非常多。我们在60年代、70年代也会看到很多道德沦丧的事情,但是这个不是主流,主流的东西还是道德之上的东西。如果道德之上没有占据主流,这个社会就崩溃了。

  价值中国:前段时间有人说:“雷锋的职业生涯看似只有6年,但是在6年时间里面,他自己给自己做的几个职业规划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当一个好的工人,当一个好的农民,当一个战士,除了见毛主席当时没实现。一个能以这么短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在职业规划很厉害的。”您觉得呢?

  师永刚:对,我觉得这本书里面就传达了这些东西,就像我前面说雷锋是一个很时尚的青年,这种时尚说白了就是很上进的年轻人,他把他们那个年代倡导的事都努力去做了,而且实现了。比如说,他开拖拉机的时候,他努力去干,成为全县最好的拖拉机手;当兵最火的时候,他“走后门”当了兵,当然这个“走后门”不是送礼,而是用他的热情和行动打动了部队,等等,他从一个孤儿到上学,再到一个先进的,这样一个全过程,展现的就是一个很上进,很有激情,甚至于对自己的未来有很确切规划的有理想的青年的形象。

  价值中国:关于《雷锋日记》,您读过吗?有没有很喜欢的句子

  师永刚:读过,但是我不喜欢,因为感觉里面被修改过,被附载的革命性的宣传的东西太多,但他的一些比较凝练,比较灿烂的句子,像“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热情;对待缺点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还是可以的。

  价值中国:看来,真实的雷锋您更喜欢,是偶像似的那种喜欢吗?

  师永刚:那到没有,只是觉得雷锋是我们每天必须去学习,必须去接近的一个人,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人,是每天必须去面对一个道德模型。

  雷锋语录(摘):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记者:郑良苹」
   2007/4/10

 


人物介绍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邓丽君私家相册》、《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达上百万套。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