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从理论上我们将威客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生活、工作、技术和科学,这四个领域都是威客可以应用的领域。威客在层次上也分了低、中、高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所代表的则是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我们把目标聚焦在解决问题上,我个人认为,唯一能够做大的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威客地图。
价值中国:威客经过多年的实践,您作为威客理论的提出者和研究者,怎么评价现在中外威客的发展现状?
刘锋:既然是理论就需要从互联网的诸多现象之中提炼出来,所以威客并不依附于某个具体的商业应用。,国内的威客网站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商业模型。比如给用户建立信誉体系,建立寻找人的机制,从最初的悬赏机制(一个任务多人参与)发展到后来的招标机制(一个任务一个人参与)等。国外的威客网站在实践上要比国内慢半拍,一些具体的应用如悬赏任务、信誉体系等国外的威客网站同样具备。
2007年我们提出了威客地图的概念,威客地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一个任务,更为关键的是为了寻找解决任务的人。从商业模式层面上分析,建立一个寻找人的搜索引擎其成长性会更大一些。总体上威客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近年威客类网站之所以没有发生像facebook、google、这样的膨胀式发展,其原因很复杂,有待整个互联网环境的成熟。
价值中国:在威客理论提出后,网络上有观点认为威客就是服务类的电子商务。对于这一观点您怎么评价?
刘锋:威客是一个新的概念,有人说威客其实就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或者就是服务类电子商务,还有人说威客是众包的一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人们在探讨什么是威客的时候就会延伸出许多新的概念。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概念与威客理论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交叉的,他们之间的着重点并不一样。
威客其实起源于BBS的互动问答,威客跟传统的电子商务、博客、新闻、维基百科是兄弟,这些应用都是从原始的BBS分离出来的。 这是威客的第一个着力点,因此要评判一个概念是不是威客,从技术的角度我们要看这一应用最初是不是互动问答。这是第一个要点。另外威客理论最早提出了互联网上的知识与智慧是有商业价值的,能够用商业计量的。只有承认知识是有价值的,才能鼓励人们参与到互动问答当中去。
威客的概念是明晰的,有严格的定义与边界。而服务类电子商务目前位置还没有正式的论文来论证这一概念的涵盖内容。因此目前情况下服务类电子商务的概念并不明晰,无法与威客进行交叉比较。
价值中国:我们发现当前威客类网站大多都在进行诸如LOGO设计、网站编程等一些很简单的交易活动。那么您认为什么才是威客市场的可能发生的主流方向?
刘锋: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我刚刚提到的内容,威客我们是从理论上提炼出来的,通过论文的形式来描述并阐释威客的前世今生。比如我们很清晰的知道威客起源于互动问答,同时也描绘出了威客的商业运营图。
威客的商业运营图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提问者,第二部分是回答者。在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又形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任务和答案。在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还有一条线相串联,这条线就是资金支付。目前我们只是提炼出这样的理论,并没有说要具体运用在那些领域。我认为只要符合威客理论和上述商业运营图的一些商业应用,都应该归属与威客的范畴之内,并不仅仅是现在所看到的LOGO设计,程式交易等常见的应用。如此来看,一些应用如谷歌早期的answerer,互动问答、百科、天涯问答、百度知道,csdn.的一部分应用都应该属于威客的一种应用。我们国内有个网站叫国家科技成果网,它就是一种标准的威客应用,企业遇到科技难题之后寻找科学家解答。
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威客网站都是以程式设计为主,是因为这些网站更加认同威客,他们都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威客的旗号。这就给大家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印象,认为威客就是任务悬赏、任务招标。从理论上我们将威客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生活、工作、技术和科学,这四个领域都是威客可以应用的领域。这也分了低、中、高三个层次,高的如国科网(国家科学技术成果网),中间的如csdn,低端的是价值含量较低,容易解答的一些应用,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LOGO设计的悬赏与任务招标。
这一现象的背后所隐含的问题较为复杂,目前可以分析的是如果将威客应用直接定位在高端,其资源耗用较大。这就要求介入者拥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资源以及企业的需求,这就提高了进入门槛。相对而言,低端的威客应用的介入就相对容易,其技术含量较低且面对普通大众,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而且根据互联网的特性来看,低端的问题可以直接在线回答,而高端的需求进行在线解释相对困难。
价值中国网:如您所分析,威客的中高端市场较难介入,那么如果要介入这一市场,能够预见到的困难都有那些?
刘锋:我们对威客划分了三个层次,分别是低、中、高。这三个层次所代表的则是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我们把目标聚焦在解决问题上,那么就会发现越高端其问题的解决难度就越大,这就需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服务费用从何而来的问题。如果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提问这将会拒绝支付费用。这就需要介入这慎重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我个人认为,这一领域唯一能够做大的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威客地图。这是一个不计地域,不计行业的庞大的关于人的搜索引擎。
价值中国:我顺延一下您的思路,如果真的组建一个不计地域、不计行业、甚至打破了语言障碍的一个威客地图。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价值,那么您的威客地图是否会改变现有的组织形态?
刘锋:要想建立这样的一个威客地图(关于人的搜索引擎)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它与谷歌和百度这样以技术为准对信息进行搜索的搜索引擎并不一样。威客地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将分布在世界每个角落里的人进行汇总,搜集到威客地图的数据库里面来并且保持更新。除此之外要想建立威客地图还需要考虑到参与进来的每一个人的诚信问题,如果你采用让用户主动更新的话你需要特别留意信用体系的建立,如果采用人工采集的话,那么所花费的成本将是巨大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威客地图,不过这个方向是对的,将来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关于人的搜索引擎出现。那么现在来讨论关于组织形态的问题,根据我的推测,全球威客地图对现有的组织形态将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同人类社会进化一样,威客地图产生的影响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在全球威客地图建立起来之后,每个人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发挥自己价值的途径,但是当竞争产生之后,人们还是会发现抱团会更好一些。因此在最初的分散之后还会出现二次组织,形成一些新的组织形态。因此可以得出上面的结论,对组织形态在实质上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这里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全球威客地图将会打破行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记者:李锋锋」
200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