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一个三十年到下一个六十年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王德禄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我写了很多文章,也参与了多次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多次提到49年以后经历了两个三十年,一个是计划经济的三十年,一个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这正应了中国的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未来三十年将会走向何方?如果按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是否改革开放已经停止,计划经济是否有可能复归?这些问题使我非常困惑,我本来想就下一个三十年走向问题专门开一次研讨会,当这个创意几经讨论,却为60年“庆典”的政治要求而搁浅。很多人告诉我,现在是六十年庆典特殊的日子,舆论管制很严厉,我想如果很多人有不同想法而不能表达,那么这个“庆典”是打了折扣的。

  去年以来,由于金融风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向前推进。但是,为了应对金融风暴而实行的4万亿的救市计划,反而对民营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各地的“地王”纷纷被国有企业抢占,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一时成为时尚,“国进民退”成为第三个三十年的开场锣鼓。更有甚者,竟然有人提出中国实行的是“国家主义经济模式”,看到这种理论,简直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翻版。看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中国规律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中国在实行经济复归,我由衷的希望中国能够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机制。尽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此时的“河西”,不同于彼时的“河西”。

  好在第三个三十年的主旋律应该是自主创新,既然是自主创新,就应该是以私有化为主的经济体制。因为只有产权清晰,才是自主的关键,才是创新的基础。下一个三十年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有利,中国的企业所能开发的愿景、所能创造的商业模式将是空前的,中国企业终于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上看待市场,中国的创业者终于能够在科技的最前沿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十年中,中国将会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不同的领域中跻身世界五百强。

  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受到冲击较小,有人认为是中国金融改革滞后所带来的好处,我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现在,中国经济以中国制造为基础,这也是前一个三十年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成果。因为中国以制造业为主,所以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较低,在未来三十年中,中国要从制造向服务大踏步地推进。中国要想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就要学会虚拟经济的运行。而现在的金融体系相对落后,几乎国有企业一统天下,这就要求中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在大宗商品定价权、期货和企业兼并市场中有更多的作为,在未来三十年中中国企业能够在虚拟经济领域赚到钱。

  对下一个六十年做展望,我认为要想说明这一个问题,应该从下一个三十年说起。下一个六十年的关键在于下一个三十年,在下一个三十年中国能否取得产业主导权,中国国内能否彻底打碎“二元制”经济结构,中国的内需能否真正激发起来,中国人能否真正地享受生活,得到适度的保障。对于下一个六十年来说,除了进一步崛起和创造福利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活力。中国能否避免欧洲福利国家普遍存在的活力不足问题。如果中国能够保持六十年的活力,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第一。

  「记者:沈凌莉」
   2009/9/24

 


人物介绍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北京智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战略咨询高级专家、多家企业的长期咨询顾问、注册咨询师; 北京科学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经历及业绩: 从事企业战略、战略管理、区域战略、产业战略、科技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和咨询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主持过上百项企业战略咨询与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科技发展战略性研究课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是国内科学与和平研究的主要开创者。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