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升空间较大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宏观室室主任 党国英教授

  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农民人数也会越来越少,城市化率还会进一步提高。但是这并不表明农业变得不重要,我们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

  目前我国的农业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农业技术还不是很先进,粮食以外的农产品生产效率还是不高,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这也是我们粮食食品价格相对比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今后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可以通过推进城市化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一个基础。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产量。城市化发展主要是指,大中城市的继续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也更要重视中小城镇的建设。

  我国的人口高峰大概在14到15亿之间,要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目前的粮食生产还不够。我们希望通过15到20年的时间,实现粮食年产量一万两千亿斤的目标。

  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还是乐观的。

 
  

  「记者:高士佳」
   2009/9/25

 


人物介绍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室主任。
  现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主要业务专长是农村制度变迁问题研究。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农村社会权威结构变迁与农村稳定》(论文),《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5期;《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理论及其在农村分析中的应用》(论文),《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3期;《关于社会冲突的一个假说及其实证分析》(论文),《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论文),《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译著;两译者之一),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