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金融自由化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稍有不慎,中国的金融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您是如何看待金融自由化的尺度和衍生产品推出的进度的问题呢?
杨答:此次次级贷款危机在我看来主要是一个信用的危机。次贷导致了美国政府信用的下降,从而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这就提醒我们,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的时候,要有一个尺度。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所以我认为,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一定要根据经济真正的发展情况做好调控。
我认为在我国目前是不适合推出过多的金融衍生品。例如我国在酝酿推出股指期货,而期权其实是股指期货的一个定价尺度,因此在期权,也就是股指期货的定价尺度正式推出之前,是不适合推出股指期货的。假如没有期权的配套,冒然的推出股指期货,那么你的涨跌幅度就没有了依据。因此在期权推出之前,冒然推出股指期货是一种本末倒置。
另外,我们国内的商品期货定价权也是一个问题。2008年以前,我国商品期货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是非常微弱的,而金融危机后我们的话语权在增强,根本上由于我国的经济稳定和GDP的稳步增长。因此,我们应当沿袭这个良好的基础,在黄金、钢铁、电解铝等多个优势品种方面谋求发展。
第二就是人才层面和制度层面。93年之后,人才是比较稀缺的。尤其在我国的大宗商品期货定价方面的人才是极缺的。另外,我国的制度建设也很不完善。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发展中,打好基础是最主要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两项工作,我国的金融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
价值中国:从长远来看,保证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杨答:首先是制度建设,商品期货也好,期权也好,我们能否做到规范运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要把交易的风险,定价的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其次,是人才的建设,而人才的建设又包括三个方面:
1.监管部门的人才建设;
2.行业领导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3.企业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这三方面都能做到,我们的市场才可以健康的发展。
价值中国:随着美元的贬值,越来越多的人转向黄金市场,而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如果想真正的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要把更多的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政府和普通投资者应如何认识目前黄金期货在我国的发展?
杨答:04年之前,我们国家的黄金是国家机构定价为主,市场定价为辅。而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之后,我国的黄金市场逐步转为由市场定价为主,机构定价为辅。那时的黄金价格参照伦敦金,但严重滞后,因此目前还未完全市场化。08年,现货价格的波动频率明显加大,这说明,期货和现货的定价变得越来越透明了,更加规则了,和伦敦金的波动也趋向一致。第二个特点是,据我观察,我们在紧跟伦敦金脚步的同时,有时也会出现偏离,偏离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供求和国外的供求关系存在一个时间差,但这个时间差是较短暂的时间差。这样就给国内套期保值,对冲风险提供了机会。目前我们做黄金主要参照三个市场:伦敦金、上海现货交易市场、上海期货交易市场。上述三个市场的变化的规律为我们的交易提供了很多根据。
第二方面,我国很多银行都推出了纸黄金和实物黄金交易,因此很多投资者都已贮藏纸黄金为一种投资手段,且可以参照期货的价格做一些套期保值的交易,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期货黄金上市时间很短,因此民众对这种衍生工具的认知程度还有所欠缺。
第三方面,黄金投资一定要关注美元。因为美元不仅仅是对全球大宗商品有影响,而且对黄金影响也非常大。原因如下:第一,美元持续贬值,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会用多余的美元购买黄金,用黄金的储备来抵抗美元的波动。因此,黄金在金融危机中体现了保值的功能。第二03-08年间,包括房价在内的很多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是很大的,而黄金是非常平稳的。2001年3月份左右,伦敦金的最低发行价格大约是258美元,现在1000美元左右,不到原价的四倍,而其他商品则一般在六到七倍。所以说从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黄金肯定是一种防止通货膨胀的最理想的工具。因此只要美元贬值,黄金的投资空间是非常大的。
「记者:张晓晨」
200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