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独一无二,就要培养真正的“科学观”

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跨院系蛋白质科学中心 主任 昌增益

  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科学的传统,所们在科学发展方面,我们有太长时间没有做。我们国家目前生命科学研究还是一个快速跟踪的阶段,但是我们落后的太多了,虽然发展的很快,但还是要补课。一个是研究水平,人才队伍的储备,还有我们科学氛围、环境都很重要。

  目前我们最欠缺的,看起来是硬件方面,但实际上是软件,比如科学研究的政策等。现在都在说科学发展观,但实际上说的只是技术,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科学应该像艺术,追求的是解答宇宙和人类世界的奥秘,并不强调它的应用,技术强调的才是应用。而科学的下一步才是技术。只有首先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接下来才能改造世界。在我们国家总在强调科学的福利等等,而在西方,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影响社会,全面被人类做应用。科学是技术的源泉,前面的部分不做,后面是不可能的,西方走在前面,实际上就是这部分——基础科学。我们强调引进技术,但是引进越多越落后,就是缺乏前面真正的后劲和基础的东西。

  这种思想的营造,需要老百姓和领导认识到什么是“科学”,这是根本的。像很多新东西,那边其实有很多基础科学、原理在那里,人们都很容易知道怎么用这些知识,他们的这些东西往往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新的原理、新的机制,靠的是怎么把这些东西研究透。

  「记者:沈凌莉」
   2009/9/25

 


人物介绍

昌增益,北大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跨院系蛋白质科学中心 主任。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