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传统农业,就是关于口粮生产,比如小麦、玉米、水稻等等。在这方面,因为中国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证十八亿亩耕地,中国未来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增加很快,粮价走高。所以,中国的粮食作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极其有限。
在另一方面,比如水果、蔬菜、花卉,在这些高附加值农业领域里,中国在世界上有很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过去曾设想,出口占土地面积不大的水果蔬菜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口占地面积较大的粮食。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还是比较乐观,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球农产品受贸易壁垒的影响比较大,美好理想很难实现。
总体来说,受耕地面积等因素的制约,未来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另外关于农业的劳动力,这块的竞争力也在削弱。现在已经在一些地方体现出来“民工荒”。和周边国家,如越南、印度相比,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中国劳务输出的优势也在日渐衰落。
但正是由于中国耕地面积有限,中国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水平。所以我曾有一个想法,就是中国在国外租地,让中国的农民到国外去耕种。在这方面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会是一个亮点。
人们对农业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农业能够贡献多少GDP,而更应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比如农业的大面积绿色种植,对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的污染,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农村的田园风光,对大城市的人也很有吸引力,还可以发展农村旅游等等。而这些作用在国民经济GDP上是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从未来长远来看,农业占GDP的比重可能会下降,但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会有更大的贡献。
「记者:高士佳」
200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