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投资行业是一件好的事情。他能够使国内的投资方更加踏实的去分析投资的前景。
价值中国:现在市场上泛滥的投资咨询公司有很多,您认为作为一个投资咨询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素质?您如何看待投资咨询行业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全面放开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陈骐:目前市场上的投资咨询公司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投资咨询公司,另一种是中介。对我们来说,中介往往把客户的资料直接拿来给投资者看,中间没有任何的准备。投资咨询公司在国外叫投资银行,而我们的定位和真正投行比较接近,虽然我们起到的主要是中介作用,但是我们不是单纯的中介机构,我们在对整个流程进行操作的同时会帮助企业包装和准备,帮助投放搜集信息。
除了一些基本必备的能力(包括财务,法律,融资流程等)一个好的从业者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首先要非常好学。这个工作会碰到各种各样、不同行业的企业,我们在接触企业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我们客户所在的行业,同时也要了解每一个投资者的需求,如果没有了解这两个方向,我们没有办法把客户和投资者做好对接。
2.要有耐性。通常来讲我们接触的客户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资本市场的,他们也许在二级市场做过投资,但并没有用自己的企业真正的针对资本进行操作。因此我们要给予他们以指导,很有耐性的去解释整个操作方式。企业是把自己辛苦经营起来的企业卖出一部分的,所以我们要跟企业做好沟通,再看对方是否有能力做这件事情。
3.一定要诚实。刚刚我讲过,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们应该让企业看到好的地方,也看到不好的地方。第一次接触企业的时候,有些投资中介只谈好处,给客户以空头的承诺,其实真正操作起来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水平的,他们只是想先把案子签下来再说。这个对有些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4.专业。投资咨询公司通常会花费很多时间去准备资料,因为企业提供给我们的通常不是很完整的资料,因此我们自己需要做一些调查,调查完成后把所有的资料搜集起来做一个包装,因为我们需要把每一个客户的亮点写出来。这样的话,投资者看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去了解这个行业和这家企业。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我们的客户财务有问题,或者客户对我们有欺骗现象,我们通常会和客户做沟通,确保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这就是真正的投资咨询公司和普通中介的最大差别。
价值中国:金融危机后对中国的VC受到很大冲击,很多投资人都对市场失去信心,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对VC未来发展的影响?
陈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投资行业是一件好的事情。例如在金融危机前,有些VC机构会出15-20倍的PE,其是这样对整个资本市场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话每一家企业都认为自己可以拿到20倍甚至30倍的PE。 在 2008年9月到2009年2月是几乎没有投资案例的,因为很多投资人都选择持币观望。其实现在来讲很多资金已经从国外陆陆续续的进入中国,有些资金的规模已经达到40-50亿美金,准备对中国做投资。所以现在要对中国进行投资的私募基金非常多,只是现在大家不会像以前那样去投,而且会更加理性,更加重视分析,估值相对来讲也不会那么离谱了。
在金融行业发展的比较完整的国家,投资咨询是一个必须要有的行业,例如美国、欧洲,几乎90%以上的并购案例都是一定有一个投资咨询公司在操作。可是在我国,由于投资咨询公司定位为一个中介公司,因此很多人并不信任中国的中介公司,而国内的中介机构也有不规范的地方。并不是说因为金融开发而投资咨询行业越来越好,而是说投资咨询行业做得越来越专业之后,会促进金融市场越来越好的发展。当没有比较规范的中介机构的时候,很多的VC和PE会自己找案子,有可能去一个地方看四五个项目,却没有一个是好的,他们是非常希望有一个中介机构能够去把好的案子扫一遍,之后VC和PE再去看,这对投资者和企业来讲都是很好的事情。融资的过程对企业来讲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大的,通常一家企业的管理层是没有精力去接触五六十家投资者的,当我们介入以后,我们会代表企业去接触投资者,在这里面我们会把没有兴趣的筛选掉,最终让企业见到几家家左右非常有兴趣的投资者,因此投资咨询公司的存在对资本市场的开放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他们也希望有一个中介机构帮助他们来寻找。因此投资咨询公司对投资者和企业来讲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价值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使VC多了一种渠道,您如何看待创业板的前景?
陈骐:创业板板前期会对PE和VC的影响比较大,而且不一定对企业有利。这些企业有资金需求的时候,但是还未达到上市标准的时候,就会选择到创业板去上市,其实在目前的中国,创业板还不是特别适合,因为中国的很多企业是为了上市而上市,他们并不了解上市的真正目的,而当你没有达到标准的时候就去上市,会有些看不到的成本发生,需要企业去承担,我觉得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了解到这一点。
「记者:张晓晨」
200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