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行业中能源对经济所起到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从去年的数据可以看的出来宏观经济是跟着能源价格走的,去年国际油价一路走高,一度达到147美元的历史高位。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各种说法。但是,中国要多花钱买油,这一点很直观。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不断上升,石油安全对于中国越来越重要。然而更为重要的气候问题。现在大为流行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概念其实质则是能源政策的选择。能源政策的选择需要做好经济发展与能源调整的平衡,因为能源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在能源问题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依然是气候问题,要解决气候问题单靠发展中国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据全球2050年二氧化碳减排50%的目标,我们可以假定,全球在2020年应该比2005年总量的266亿吨基础上减排20%,应减排总量约53亿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CCEER)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减排20%的目标不仅无法达到,反而可能增加排放24亿吨。因为,即使其它主要发达国家所设定的2020减排目标都顺利实现,使其减排总量达到36亿吨,但2020年印度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增加11亿吨(据IEA预测),同时据CCEER预测,即使是在较低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实现的情景下,中国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至少还要比2005年增加49亿吨。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第一排放国,要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将面临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是中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增长、工业重化凸显、城市化加快的发展阶段,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能源的高需求必然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这个阶段,两者在同一时刻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增长与整体竞争力,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选择了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经济水平来决定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可支付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能源的选择上就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煤炭。然而煤炭的碳排放量则是最高的,这就造成了全球的环境问题。如果发展中国家强行推广低碳能源,就需要面临经济增长的困境,同时也可能诱发社会稳定问题。因此要解决能源问题就需要一个国际公约,让发达国家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能源。
「记者:李锋锋」
200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