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和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和挑战

访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宋旭

  我们做的研究主要是肿瘤以及干细胞相关的长非编码RNA;肿瘤靶向治疗,这是相对来说更基础的研究。肿瘤研究方面,现在要治疗肿瘤,主要是找到他是怎样发病的。以前在这方面可能有些误区,认为肿瘤的发病可能和蛋白质密切相关。现在我们认为很多非编码PNA(肽核酸)是导致肿瘤的原因,找到这些非编码PNA就可能会开发一些新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策略。RNA方面的研究可能为癌症和艾滋病等顽疾的防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科学家们已经应用RNA干扰技术,在多种不同的动物疾病模型中获得了良好疗效。全世界的生物研究所,凡是与基因有关的都在使用这项技术”,而且在制药业和农业等领域也很受关注。

  另外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就现在干细胞发展的趋势来说,干细胞所具有的修复、替代和再生的能力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个发展新疗法的机会。

  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例如,当皮肤衰老了,可以再造皮肤,使它恢复年轻;身体器官出问题了,也可以更换。现在很多的治疗方式就已经完全变了,这些都是我们很快可以看到的趋势。

  干细胞技术作为生命科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干细胞技术方面,我国的研究水平在某些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不是很大,可能是和国际接轨最好的。世界范围内干细胞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干细胞技术普遍用于临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沈凌莉」
   2009/9/25

 


人物介绍

宋旭,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9年起在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
2002年起任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系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
2006年起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
肿瘤以及干细胞相关的长非编码RNA;肿瘤靶向治疗。
----------------------------------------------
研究内容:
筛选及鉴定与肿瘤相关蛋白结合的长非编码RNA,并研究其作用机制。
筛选及鉴定与发育、分化相关的长非编码RNA,并研究其作用机制。
研究长非编码RNA在染色质表观修饰水平的调控。
以肿瘤或新生血管表面特异高表达的受体为靶点进行肿瘤靶向治疗。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