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一场比赛

访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谁来装备中国》作者 程远先生

  纵览全球,新能源依然是一个没有突破的难题,单就中国而言,还没有看到率先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的迹象。不过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是业界的共识,但是在短期内新能源汽车不可能取代传统汽车。现在看来,短期内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还不具备与传统汽车竞争的能力。化石能源虽然是不可再生能源,但是短期内石油作为汽车主要动力燃料的地位并不会被取代,石油能源也不会突然就消失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如果没有取得巨大的技术突破,那么传统的能源汽车还有几十年的生命力。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如果不做新能源汽车未来一定会死掉,如果现在孤注一掷将全部精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上,那么企业马上就会死掉。

  新能源汽车这是一场比赛,就看谁率先取得技术的突破。有观点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上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过这只有一部分道理。事实是汽车发达国家在传统能源汽车上具有发展时间长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他们的起点也比中国高。问题的本质在于汽车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也没有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因此实际上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差距不大。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可谓多管齐下,由于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技术难题。比如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续航能力;氢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造价成本等。大家都不放其对任何一种途径的探索,并没有那个国家敢于孤注一掷的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种能源上。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更倾向于发展插电式电动车;美国最初倾向于电动车,后来转而投向氢能源汽车,现在依然没有寻找到突破;日本的解决方案是混合动力汽车,但是混合动力只是一个过度,其动力中依然又化石能源的存在,这一方案并不能最终解决汽车能源的问题。

  

  「记者:李锋锋」
   2009/9/28

 


人物介绍

  196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1970年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至今有30余年。198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经济日报工作,任编辑、记者、主任记者,以擅长写经济述评称著。1991年评为高级记者,为当年全国最年轻的高级记者。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突出专家称号,享受中央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中组部确定为储备专家,2000年被评为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从事新闻工作至今36年,连续报道汽车行业24年,发表了大量有关经济政策研究、行业发展、企业成败的报道,是考察过中国汽车企业最多的记者,在中国新闻界以撰写深度报道见长。曾多次考察过美、日、德、法、英、意、韩等国汽车工业。曾作为汽车研究专家,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邀请到中南海介绍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及思路,还应邀到日本就中国汽车工业做过专门演讲,并多次经中国记协安排,接受国外媒体访问。与汽车工业的政府主管部门高层,保有多年交往友谊。有著述《程远有话就说——中国汽车这些年》、《留下的并非一片空白》、《谁来装备中国》等。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