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 fuguoyong.chinavalue.net [收藏]
标签:
中国企业家的本土传统在哪里?傅国涌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做过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就在一本书中惊人准确地预言过,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最具象征性的将不再是国营钢铁厂中辛勤劳作的产业工人,而是掌握了高技术、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市场…
发表于2009/4/28 12:31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为雷震造一个铜像傅国涌第一次对雷震这个名字有了印象,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在李敖的一篇杂文中,他说中国人本身有很多不自由民主的性格,雷震的气质是革命党式的、单调的、高高在上的,兴趣狭隘的,虽然很雄浑、很过瘾,可惜不是自由民主的气质。从那时起,我…
发表于2009/4/27 1:47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大陆没有蒋经国傅国涌(此文原载《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7月21日,在蒋百年诞辰时,我写不出新的文章,对他的认识仍停留在此文的观点,没有什么样变化,以此纪念这位已远去的历史人物。)20年前,风烛残年却在岛上拥有绝对权威的蒋经国宣布,自1987年7月15日零…
发表于2009/4/23 12:3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百年寻梦——重读章乃器、王芸生的梦傅国涌自古以来,泱泱大国就有着做不完的梦,从庄子的蝴蝶梦、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到李白的游仙梦、苏东坡的赤壁梦,梦从来就没有断过。古老的大同之梦更是一直牵引着这个民族,直到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发起征梦活动,…
发表于2009/4/21 4:0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吴刚与西西弗斯傅国涌我喜欢神话,在我的心中,那是人类远古的史诗,是每个民族永远不竭的精神源头。每当我苦闷、彷徨的时候,悲观、绝望的时候,我总是常常到神话里面寻找生命的勇气,汲取新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喜欢本民族的神话。在我们自己的神话…
发表于2009/4/12 3:4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一个父亲的感言——“评点”手记蔡朝阳我家的菜虫虫小朋友,刚刚进入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4个年头,我已经在离家最近的幼儿园给他报了名,他就要过上集体生活了。以前,我曾害怕孩子会受到不…
发表于2009/4/8 5:28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傅斯年:一个“五四”之子的道路傅国涌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杠大旗的人。正是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
发表于2009/4/5 3:4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今天我们走什么样的路?——成都环保风暴中的谭作人傅国涌[此文曾经贴过,前天收到一个未署名的朋友短信,据谭作人先生的爱人小王说,谭已经在上个周五失去自由,沦陷在黑暗之中,罪名是“颠覆国家政权”!愿世人关注这位走在“第三条道路”上的大胡子公民。]…
发表于2009/4/3 11:39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风萧萧兮易水寒——黄花岗90周年祭傅国涌一90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也就是辛亥三月二十九日),一个同样美丽的春天,一个和今天同样灿烂的日子,风和日丽,鲜花烂漫,在满清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声音,黄兴…
发表于2009/3/30 3:09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傅国涌这是2006年6月23日下午13:26的杭州,我独自坐在电脑前,窗外雷声滚滚,天骤然黑了下来,大雨如注。雷雨过去,也许能暂时缓解一下闷热的天气。几天前,一位网名“五分钱”的朋友在我的博客中留言:“历史无法假设,亦难改变。过去的沉痛和灾难,我们铭记…
发表于2009/3/28 4:0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重申基础教育的独立性傅国涌近来,高中文理分科这个话题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有些讨论把问题简单化为赞成还是反对,显然没有抓住本质。大凡有一点良知和正常见解的中国人,都不难看清楚,中国教育的症结在整个教育制度,首当其冲的是高考体制,从考试形式、考…
发表于2009/3/24 0:14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重要的是培育社会理性——与崔卫平对话傅国涌[刊于《南方都市报》2005年9月19日]记得2004年夏天,崔卫平在一次闲聊中对我说,哈维尔的语言是道德的语言,米奇尼克的语言则是政治的语言,正是她将这位波兰当代思想家的文集《通往公民社会》译成了中文,她是有资…
发表于2009/3/16 11:15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中国企业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篇访谈录原载《新民周刊》,发表时有删节,这是原文]记者:之前你出的书都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百年中国言论史,现在这本《大商人》[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关注的却是实业家群体,是不是一种转向?傅国涌:其实没有转向…
发表于2009/3/10 13:25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三十年最深刻的变化在民间傅国涌2008年元旦,在鲁迅的故乡绍兴,在当地E网举行的年度晚会上,我的好友阿啃意外地获得了一个“E字千金”最佳原创文学奖。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在很多金光闪闪的奖项后面因为都有着许多见不得阳光的交易,逐渐为公众所鄙弃,失去…
发表于2009/3/9 2:0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转贴两文:从“河蟹时代到“对话时代”还有多远?[傅国涌按:转贴2篇文章,因为与我有关,这真是一个“河蟹时代”,它与我们期待的“对话时代”到底有多远?其实不光取决于朝廷、权贵的意志,同样取决于我们这些愿意做公民、不愿做臣民的普通中国人的意愿和努…
发表于2009/3/2 5:42 阅读全文 评论
个人分类
傅国涌的个人简介
傅国涌的照片
单位:自由撰稿人
职务:自由撰稿人
简介: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傅国涌的书评
傅国涌的百科
最新访客
傅国涌的社交圈
栏目统计
以上并非实时数据,每日0点更新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