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 fuguoyong.chinavalue.net [收藏]
标签:
“羊性”、“狼性”与心中的“鬼子”——我看《鬼子来了》傅国涌一与尤凤伟的小说原著《生存》相比,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有了更多的荒诞成分,有时候夸张、荒诞不一定就是好,因为它破坏了真实感,很容易误导并降低观众的严肃反思。尽管如此,这部黑白片还…
发表于2009/2/27 2:1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杨度感叹蒋介石不称帝傅国涌1905年7月,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再度来到日本东京,中国上万留日学生中名气最大的当数杨度,身为中国留学生总会的干事长,风头之健一时无俩。孙中山有意拉杨度共度大事,无奈道不同不相与谋,谈了三天三夜,也没能说服他。他说自己虽也…
发表于2009/2/23 5:04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1947年:傅斯年和中国言论界傅国涌“欧美报纸,常常一篇社评可以影响一个内阁或一个部长的去留,中国的言论界则很少有这种力量。这当然非谓言论界本身的不努力,实际上这是中国的社会情形与欧美各国不同的结果。然而我们总希望中国的言论界,能够一天一天发挥…
发表于2009/2/20 0:45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1933年的宪法讨论傅国涌1933年4月1日,《东方杂志》第30卷第7号出了一期“宪法问题专号”,一下子发表了17篇讨论宪法的文章,连补白文字都是和宪法有关的。文章中所讨论的问题即使在七十年后也并未过时,当时所达到的深度也让足以让今天谈宪法的人无地自容。1…
发表于2009/2/16 1:37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潘光旦烟斗上的铭文傅国涌十几年前,我曾在一家旧书店淘到1948年出版的“观察丛书”之一的《政学罪言》,这是潘光旦(1899—1967)的一本文章结集,纸张已经发黄,很脆,有时候甚至不忍心去翻,怕纸屑掉下,后来又陆续买了几种潘光旦文集、选集,现在他的…
发表于2009/2/14 1:1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1933年:“新年的梦想”傅国涌一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胡愈之在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
发表于2009/2/10 12:3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公民代替侠士:梁羽生走了傅国涌[此文在《南方周末》09年2月5日发表时有删节,这里是全文]1924年出生的梁羽生走完了他在尘世的全程,在遥远的悉尼。此刻,我脑中首先跳出来的却是少年时代初读他的《七剑下天山》,迄今仍念念不忘的开篇那首词:“笑江湖浪迹十…
发表于2009/2/7 4:45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傅国涌2009年,中国又一次处于大变动的前夜,朝廷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了往年,某种意义上比20年前开年时还要恐慌,那道广为人知的“不折腾”上谕,就是一个小小的明证。到2008年,经历了30年经济层面的改革,原来这条路无疑已走到了尽头,北京奥运会是最后一次…
发表于2009/1/31 8:5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傅国涌按:我读过的《一滴泪》版本中没有见过这个序言,昨天收到巫先生发来的此文,很惊喜,这是最好的新春礼物。一看时间,乃是2006年圣诞节余英时先生写的,特转在这里,与各位朋友们分享,祝春节快乐!在严寒之中我们一起等待春天!等待一个“诗家不幸国家…
发表于2009/1/24 4:0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回望逝去的“报人时代”傅国涌中华书局不久前出版一套“报人时代”,包括《邵飘萍与〈京报〉》、《张季鸾与〈大公报〉》、《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邵飘萍、张季鸾和陈、邓夫妇都是我喜欢的报人,他们的报纸与20世纪前半叶跌宕起伏、动荡不安的中国相…
发表于2009/1/23 9:4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转贴1:人类梦想的巅峰阿啃1919转贴2:触摸同一本圣经:从林肯到奥巴马祭园守园人转贴1:人类梦想的巅峰阿啃1919看了奥巴马就职典礼的实况转播,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美国这个伟大国度的行政权力交接仪式,如此简单朴素庄重,而又有深意含焉。于是想到华盛…
发表于2009/1/21 1:21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民国以来第一清官”傅国涌石瑛(1879—1943)被冯自由推为“民国以来第一清官”.因为他个性耿直,身材高大健壮,又正好姓石,朋友们都叫他“石头”。他的湖北同乡曹亚伯在革命党中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留学英国伦敦时,什么人都挨过他的骂,独有提起石瑛,…
发表于2009/1/18 8:5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傅国涌2008年灾难频仍,两岸三地出版了不少好书,我视野所及有限,这11本是我喜欢的,当然还有出版不了的打印本。一、大陆版1.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在2008年度的非虚构类图书中这本书肯定是最重要的一本,多少读书人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了…
发表于2009/1/15 1:41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百年长夜也并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光亮,有希望,如果那种格局能延续下去,最终会进入一个言论自由有充分保障的正常时代。“风吹枷锁满城香”——近代以来因言获罪的几个例子傅国涌“风吹枷锁满城香,街市争看员外郎。”这是章太炎因为“苏报案”被捕入狱,关…
发表于2009/1/13 4:4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南京《新民报》被封杀之后傅国涌[按:今日之中国大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媒体,只有民间的网站和博客,最近接连传来几个朋友的博客被关闭的消息,昨天又知牛博打不开了。我因此想起了这篇旧文,此文原在《随笔》发表过,已收入2004年10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发表于2009/1/10 2:30 阅读全文 评论
个人分类
傅国涌的个人简介
傅国涌的照片
单位:自由撰稿人
职务:自由撰稿人
简介: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傅国涌的书评
傅国涌的百科
最新访客
傅国涌的社交圈
栏目统计
以上并非实时数据,每日0点更新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