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民团结一家亲才能战无不胜这是管仲在《管子》兵法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养兵以道,则人民和睦;养兵以德,则人民团结。和睦团结就行动协调,协调就能一致,普遍地协调一致,那就谁也不能伤害了。这段话讲得是军与民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还是狼与羊的关…
发表于2018/9/23 7:2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执政者以身作则是有效施政的前提这是管仲在《管子》法法篇里的第一段话。意思是:不以法推行法度,则国事没有常规;法度不用法的手段推行,则政令不能贯彻。君主发令而不能贯彻,是因为政令没有成为强制性的法律;成为强制性的法律而不能贯彻,是因为起草政令…
发表于2018/9/23 7:2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治国理政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安民这是管仲在《管子》幼官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用道理开导人们,用恩惠笼络人们,用仁爱团结人们,用道义培养人们,用施德对待人们,用信用结交人们,用礼节接待人们,用音乐和悦人们,从工作上考核人们,从言论上考察人们,用强…
发表于2018/9/23 7:25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为政者不可因情施政义气用事这是管仲在《管子》版法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凡国君临政视事,首先要端正他的心志;其次,是不违背风来雨到的天时;第三,是使远近高下的人们都得到很好的治理。这三个根本问题都解决了,国君便可以保有其国家。不可因个人喜悦而…
发表于2018/9/23 7:24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为政者不能没有权威这是管仲在《管子》七法篇里的开头一段话。意思是:正确的主张不能用,错误的主张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罚;像这样而能治理好人民的,从来没有过。正确的坚决采用,错误的坚决废止,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这就可以治理好了吗?还…
发表于2018/9/23 7:23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为政者须善于分利于民这是管仲在《管子》乘马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善于分利于民。圣人不擅长分利于民,就同普通百姓一样了。自己总是贪而不足,怎么能算是圣人呢?所以,国家有事就取用于民,无事就藏富于民,只有圣人才善于…
发表于2018/9/21 10:48 阅读全文 评论(3)
标签:
责权利与德能勤绩要成正比这是管仲在《管子》立政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君主需要审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管仲在谈到国家治乱兴衰时说:国…
发表于2018/9/21 10:48 阅读全文 评论(2)
标签:
百年大计在于教育这是《管子》修权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这段话从两千多年的春秋流传到今天,可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后来人们把它提炼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
发表于2018/9/21 10:46 阅读全文 评论(1)
标签:
交友处世务必明察慎行这是管仲在《管子》形势篇里的一段话。意思是:乌鸦般的交谊,看着友善,其实并不亲密;不重合的绳结,即使坚固,也一定松脱开解。所以,道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贵在慎重。不要交与不可靠的人,不要强给做不到的人,不要告知不明事理的人。…
发表于2018/9/21 10:44 阅读全文 评论(1)
标签:
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这是管仲在《管子》牧民篇四顺里的一段话。意思是:所以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管仲是法家最具代表性的人…
发表于2018/9/21 10:42 阅读全文 评论(5)
标签:
管仲(约公元前725-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齐国宰相,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人根据他及他之后到汉末具有与他相…
发表于2018/9/20 22:14 阅读全文 评论(3)
标签:
抖出人生三境界读刘建勋《空竹情-杂咏》有感刘建勋,原衡水移动公司党群办主任,退休后热衷文化体育事业。几年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参加抖空竹活动。在我的眼里,抖空竹就和我们大家散步、跳广场舞一样,都是运动健身而已。然而,前几天,我意外地…
发表于2016/8/23 16:5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我出生在河北省深州市(深县)的一个叫张骞寺的村庄里,经历了和全国各地乡村一样的社会变迁,什么大跃进、人民公社啦,什么文化大革命啦,都曾亲身经历过。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从头看到尾,虽然没有成年人看得那样透彻,但也切身感受到了那不同寻常的社会氛围…
发表于2016/8/23 16:46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我本来很喜欢读书,由于年龄和眼疾的原因,近几年却很少读书了,可读书的兴趣依然不减,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前不久,在户外活动时,见到《河北经济日报》驻衡水记者站原站长(已退休)于更生先生,谈起读书的事情,他毫不吝啬地赠送了一本他的处女作《从农民…
发表于2016/8/23 16:38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莫言: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荒诞文学是关于个人的,无论对写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讲。中国当代文学的差,可能是一个事实,也可能是一个偏见或者成见。去读一部作品之后用经验感受或者理性判断去评价它,这份评价只与个人有关,与他人无关。不要跟着一些狗屁权威(狗屁…
发表于2016/4/5 10:50 阅读全文 评论
个人分类
袁清溪的个人简介
袁清溪的照片
简介: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最新访客
栏目统计
以上并非实时数据,每日0点更新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