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斯公司
探究最具创造力公司所处的行业,寻找驱动中国企业创新的动力源,解读创新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分析中国企业在创新道路上的挑战,我们的报告力图揭示:与世界领先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创新的特色与不足,并为中国企业指出一个创新的未来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恶化的内外部环境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转型势在必行。创新无疑是转型的第一推动力,创新也同样是发动中国企业、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引擎。为了推动有价值的企业创新,今年,《创业家》联合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博斯公司(Booz &Company) 共同推出“中国年度创新榜”。
此次调查我们选定A股、H股、纽交所、纳斯达克四大资本市场,在2700多家市值在2亿美元以上的中国上市公司中展开搜索,最终评选出20家最具创新力的企业。
最具创造力公司所处行业
在本次评选中,我们发现,中国最具创造力和最成功的公司仍集中在技术密集型领域,如传统技术驱动型领域和全新高科技领域之中。入选“中国年度创新榜”榜单的20家企业中,共有1/3的企业来自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

1)在传统技术驱动型领域,比如汽车和工业企业等,其产品以技术为基础,而技术又以创新为基础。企业在提高产品效力的同时,越来越注意环保。比亚迪坚持“创造性模仿”,一方面积极学习现有的优秀汽车设计,以此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加入创新元素,以更贴近市场消费细分的特殊需求。比亚迪同时重视流程改造,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
2)在全新高科技领域,如互联网、电信、医药以及新能源等行业,这里是大部分创新诞生的地方。对于医药和新能源行业来说,创新以科技为基础。这种创新通常会改进全球性的科技,避免依赖进口技术。中国同样拥有不少自主创新科技。比如,云南白药利用老字号文化成为其核心的竞争力,同时利用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出不同用途的新产品,不断丰富生产线,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这种创新结合了产品技术和品牌管理,取得巨大成功。
对信息通信行业来说,创新往往包含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为资源/内容的共享搭建平台。越来越多的创新整合在线和离线界面,使之更加人性化,更注重消费者感受。在此,我们见到了许多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富有创造力的和独特的解决方案/模型,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12580信息服务。
中国创新的动力
本次评选发现,不同行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创新推动力,体现的企业创新方式也略有不同。
1)消费品行业。消费品行业创新的原动力通常来自对当地消费者的认识、产品本地化以及品牌管理创新。公司也会通过并购、战略结盟等商业手段建立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这主要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
中国动向采用创新的轻资产营运模式,重点投入于品牌管理、产品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及营销网络拓展等领域,迅速扩张业务并创造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战略方面,中国动向也成为运动服装业收购海外企业的领先者,成功地管理来自多个国家的一系列品牌。
2)零售业。零售业在中国相对落后,其现代化和标准化仍在进行之中。中国市场过往几年迅速发展,既有发达国家市场已经存在的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苏宁电器走在信息化建设的前列,斥巨资联手SAP、IBM等国际信
息化巨头,共同开发了世界零售业最先进的管理系统,单店产出平均高出主要同行40%左右。如今,苏宁已成为了零售业现代化管理的典范,并带动了下游的一系列产业,对经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3)金融服务业。随着逐渐放松监管,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大。创新包括根据客户需求改进服务,更加专注运营。信息技术也更多地参与创新。中国平安保险的运营模式创新使他的后台建设成为行业的最佳基准,上海张江建设的全国运营管理中心,为平安提供整合的、集中的后台作业和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交叉销售则凸现了综合性金融集团销售渠道共享及客户资源共享优势的途径。
创新的价值
在这个榜单里,可以看到“创新”在这些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强力推动作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三一重工通过把自主知识产权拖泵的新技术应用到混凝土输送泵系列产品上,参与了海内外多项大型基建工程,并不断提高运营和战略的创新。三一创新的成功体现在领先的财务业绩上,近年来以80%的速度高速成长,并获得20%的股东回报率。而比亚迪拥有 6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并在2008年获得了巴菲特旗下Mid-American Energy的投资,体现了国际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发展的肯定。金风科技通过领先的技术创新,把国外引进的技术进一步发展,达到国际领先的地位,连续8年超过100%增长。
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创新,还惠及了其所在行业产业链,甚至在更大范围产生影响。中国移动在市场需求驱动下,通过服务、业务、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客户价值,如,中国移动的1860已成为世界上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首创的“移动梦网”商业模式,打造了一个开放、公平的无线增值业务产业链,不仅使中国移动通信在业内树立了创新的形象,同时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而阿里巴巴、盛大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甚至超越了产业链,开始主动打造以我为主的商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