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华 2008-01-12 11:14 通过网站:
我个人认为,行业专家应该看他从事的专业是否在该行业有领先地位,他的专栏文章是否在该行业有影响力(用搜索一搜关键词就知道了)而不是靠什么点击量来看的.越专业的文章读者是有限的,但对该行业的影响力和贡献却是只有该行业读者最知晓. 我来<价值中国网>时间不长,我不需要评我是什么专家,但我做的植物染色是中国目前唯一,我的有关<植物染色>专业文章在媒体上的影响力有目共睹!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1)
李金路 2007-12-18 10:13 通过网站:
我的文章的确是有一些争议和影响力的.象《腐败是因为有暴利——腐败经济学原理》、《 手术不签字,医院是专家应有决定权 》、《实行“安乐死”是人类走向罪恶的起源》、《向农民扶贫要实行项目化》、《充分利用太阳能可让中国的GDP提高十个百分点》。这些文章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无意是最成功的,因为它的影响力很大。www.c-ctv.cn
历史/哲学 | 转发(0) | 评论(0)
齐乃强 2007-12-16 17:07 通过网站:
关于考量英文能力,大家可能会有一些想法或意见,但仔细想想,这只是六项中的一项指标,也就占六分之一的影响力。网站可能有它自己的设想和规划,最近,英文版推出后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力,毕竟外文不是我们的母语,更何况英文作品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而且没有股票期权鼓励。
齐乃强 2007-12-16 17:00 通过网站:
首批5000的基数太大,是否由网站推荐1000名候选人,然后再往下进行。否则,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除100奖励外,是否可增加奖励的范围?
齐乃强 2007-12-16 16:58 通过网站:
价值中国网“最具影响力专家”排行榜的推出是一个创举。今后应该把她制度化、规范化,让她真正成为价值中国即将推出的网络咨询等相关知识服务的基础。
李初升 2007-12-13 15:37 通过网站:
第三,此评价标准上更注重“历史”(40%+20%),“历史”是样本数更大的(千万量级),因而是更客观的“读者评价”。比照各类媒体针对企业的各种排行榜,其实评的也是“企业经营的历史”。这不是娱乐节目,并不适合追求“悬念”和“戏剧化”。另外,“影响力”是一个长期的现象,所以用从长期的历史数据来衡量。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0)
第二,所以以“历史\现在\将来”的网友们的各种形式的“评价”和“关注”作为主要“影响力”依据。其中,网友投票30%;网友点击数-40%;网友对文章的评论数-20%;网站编辑推荐的比重只有10%。
李初升 2007-12-13 15:36 通过网站:
不少人对于评选标准有误解,特作说明: 第一,此排行榜是"影响力"排名,不是"专业能力"的排名,因为不同“专业”的“专业能力”并不具有可比性。而且,评价"专业能力"也不是任何一个媒体的活.
郎鸣镝 2007-12-12 23:59 通过网站:
而专家的强弱,也与排名没有必然联系。 我记得读书的时候,一次同学在校园里指着一个衣衫极端简朴的女士说,她的常温超导试验目前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是我校的院士,但没有几个人认识她。 我觉得真正的专家,无所谓排名与强弱,关键是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自己是否知名、著名、影响力强弱,对专家本人来讲,并不敏感。
历史/哲学 | 转发(2) | 评论(1)
专家的影响力与其专业没有必然联系。 专家首先要专业,越是专业,就说明其专业性不为大众所知,难为众人所知,就说明影响力又天生的缺陷,对于专家来讲是这样的。 我并非质疑本次活动主题。
李峥 2007-12-09 13:37 通过网站:
“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评选活动将是一次“营销影响力”的活动。
张晓峰 2007-12-07 16:08 通过网站:
价值中国网的专家量数目固然很大,但评判“百强专家”建议应该考量该专家是否以价值中国网作为首发的博客,否则文章都来自其它博客的翻版,都是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资源,那就值得考虑要不要鼓励作者把这里当作第一阵地。这反映了“专家”对价值中国网的依赖与重视程度,同时,是对价值中国网读者负责的体现。
历史/哲学 | 转发(1) | 评论(2)
王卫东 2007-12-06 13:38 通过网站:
首先根据贡献率划小范围,然后根据价值中国网作者群和观众群投票进一步缩小范围,应该说,经过几年的相处,众作者在自己心目中有了自己的人选,这一方面的声音不可忽视。
李峥 2007-12-05 19:40 通过网站:
“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评选时,建议坚持两条原则: 第一、必须重视专家的影响力; 第二、必须重视专家通过价值中国这个平台向社会传播的影响力,而不是通过其它媒体平台向社会传播的影响力。
迟竹强 2007-12-05 18:55 通过网站:
一、能够体现价值中国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能够更好的发掘专家和人才 三、能够更好地整合中国的人才资源 四、不仅能够体现价值中国,还能够体现价值世界。
郑磊 2007-12-05 12:32 通过网站:
价值中国首先根据已注册用户对网站的贡献进行提名,结合参与评选的人的提名,会是个合理的方式。此类评选固然不可以包办,但组织者的引导还是重要的。另外,在评选期间应该有专门栏目报道评选的进程和投票情况,做出声势来,增加可见度,提高娱乐性(起到良好的激励参与效果)。
宋鹏展 2007-12-05 11:59 通过网站:
是海选还是……应该价值中国首先根据已注册用户对网站的贡献进行提名,而不是单纯看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然后由投票产生
葛孚学 2007-12-04 18:54 通过网站:
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专家100强”活动可谓顺应潮流之举,即能让真正有水平的专家亮相舞台,又能极大的刺激所有作者的积极性。具体操作上应该选出货真价实有独立见解,能解决实际问题,其著述立意高远能给人以启迪的人才,而非夸夸奇谈之辈。
郎鸣镝 2007-12-04 16:29 通过网站:
以英文能力考评有失公平,有一部分专家本身第一外语,就不是英文,可能是俄文、日文,以外语考评专家是传习了中国学历教育与职称制度的坏毛病,这一点我不赞同。专家、及各有所长,包括外语专家,但非外语专家,考评外语不是必须。
历史/哲学 | 转发(2) | 评论(4)
郑磊 2007-12-04 13:18 通过网站:
初选很重要,5000名似乎太多,而且应该以价值中国为主提出多数人选,再由大家补充,否则很可能开始时人数和参与度就不够,后面几步也就无法按计划实施了。我估计符合初选条件的应该在2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