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两年前,有一本谈全球化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书中说到现在全球化的主体是国家及企业,未来的全球化主体则趋向于个人,您有什么看法?
|
|
范:这本书的影响很大,思想很有见地,但并非所有的论断都是准确无误的。国家的政策会影响企业的活动,进而影响在企业工作的个人,国家、社会与个人这三者是互相影响的关系。在未来的世界,个人的力量会越来越被重视,将来的竞争主要是知识的竞争,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就会拥有更多的竞争力。
教育领域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这要求一个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能够熟练的使用专业术语,与一个从事商业教育的教授顺利交流,使自己融入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你的专业可能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但社会上实际需要的却是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如果你是做市场的,你得对财政有所了解,因为你总要涉及到投资领;从事信息技术产业的人不仅要了解世界市场的所在,也应该了解本行业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员工,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这样的员工才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
|
价值中国:价值中国就是一个知识型的网站。我们认为之所以会有专业的不同,是因为这样便于人们更细致地掌握知识;但是矛盾的是,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又需要人们对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
|
|
范:专业的设置可以让人们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这也有固步自封的危险。我们在了解一群14到18岁的中学生对世界的一个基本认识之时,通常会问他们对于文学、历史、地理、音乐等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发现美国学生对这些知识了解的很少,不如同龄的欧洲学生,甚至非洲学生。面对这个情况,很多人就会想这简直是一个灾难。虽然美国的学生对“文化知识”所知甚少,但我们的学校实行的是一种自由的教学方式,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精神,并为他们实现这些想法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以后能够成为拥有熟练技术的新知识工人。面对一个选择,让学生明白这究竟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障碍?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情
|
价值中国:有观点认为商业实践主要是依靠不断的学习,您认为商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
范:商业活动要求有效的配置资源,以及完整的运作系统。商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怎样的运作程序是好的,在此过程中,我们考虑的不只是成本的问题,而是最重要的市场。因为,商业计划一般都来源于对市场的认识,这与企业的利润、我们所服务的领域,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大量杂乱无序的信息之中,认识到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应该被淘汰的,通过学习做出理性的判断,这就是商业教育的作用。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最终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
价值中国:全球化的今天,技术的创新是加速度的。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能赶上这一发展潮流?
|
|
范:上世纪60年代,印度也是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后来通过积极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本国贫穷的状况,还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黑暗的角落,但是,有黑暗,就必然有光明,科技就是引导我们走上光明之路的使者,对此,我非常乐观。当前,中国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社会状况很复杂,人口众多,印度虽然也是人口大国,但两国的社会体制不同,印度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可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
价值中国:您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但今天我们从不同角度谈论了各种不同看法,我想这应该非常有价值。
|
|
范:我觉得你们价值中国网创办的这个在线社区就非常有价值,以前还没有人用过这样的商业模式,非常有创新性。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应该与这些资源进行互动,进而让网站可以按照你们的设想自行的运作。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依靠个人的力量,特别是有知识的群体。
|
价值中国:我的理解是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个在线社区,而是一个“社会”,这里聚集了商业、财经、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关于“全球化”还有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或者网站来说,都存在一个语言的问题,因为现在有85%的知识都是由英文记录的,这对于不擅长英文交流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
|
范:应该说世界并不是“平”的。现在,很多中国学生都有英文名字,也许50年后西方大部分人会有中文名字,我相信有这个可能。14世纪的时候,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个强国,拥有复杂而独特的社会组织,以及很多穿梭于世界各地的船只,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也创造了很多神话;然而,之后的中国开始闭关锁国,逐渐衰落;现在,中国又开始复兴,在世界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一直在变化之中,中国的发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价值中国:历史的进步应该是有一定规律的。现在,中国5年就会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
|
|
范:可以确定的是变化是无时不在的。以前有一个流行了几个世纪的理论认为: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你富有,也不管他人在辛勤的工作,或者所承担的风险,只是一味的强调你是富人,所以我是穷人。这个说法是不公平的。对中国来说,不能让这么多人贫穷,工作是因为想要生存,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必须坚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事情。
|
价值中国:就您在商业教育领域的资深经验、还有您的观察,对于中国商学院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
|
范:中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家,社会上的个人主义并不强烈,大多数的学生都很害羞,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回答,也不太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相反,美国学生更喜欢思考,充满想象力,有创新的激情。注重背诵知识的教育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使其思维固定化。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我们要做创造性的工作,教育要培养知识型的工人,而不是记忆机器。
不仅重视书面教育,而且积极参与实践,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特别要了解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要适应这个商业世界,要懂得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不能与社会脱离。如果做不到这些,你将缺乏竞争力。每个人都知道钓鱼需要鱼钩,可很多人不知道怎样的鱼钩才能吸引鱼上钩,同样,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了解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有效的发挥知识的作用则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