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评论
RSS订阅    
  某人毕业三个月以后,因为受不了某银行人浮于事的工作氛围和惨烈的人事斗争,在有被完全同化之前,选择了离开。   走之前特地来见我一面,聊着各自尚不明朗的工作前景,忽然就陷入沉默,前途漫漫,凶吉难测,庞杂的尘世之间,一无所有如我们…
发表于2012/4/2 13:15 阅读全文 评论
  每一笔巨大的财富后面都存在犯罪。 巴尔扎克   这句话夹在《激荡三十年(下)》206页的字里行间,但在我看来,几乎可以成为三十年企业史的一个注脚。三十年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中国民间和政府积累财富的过程,并行不悖的,这也是犯罪被不断定…
发表于2012/4/2 13:10 阅读全文 评论
  一切历史,都是需要放到足够遥远的距离去远观而盖棺定论的。太近的历史头绪芜杂而动荡未定,受到各方利益因素、价值体系的掣肘,难以对事件的意义做出独立而公允的评价,修史者的价值判断,对材料的取舍,将在字里行间深刻影响其著作的基调;而修…
发表于2012/4/2 13:09 阅读全文 评论
  以意识形态的视角剖析美国国家本质、拨开中美关系迷雾? ;   作者以构成了美国的国家和社会本质的自由、人权、民主等价值观念和新教思想为切入口来分析美国的外交,认为美国的外交是受到基督教新教的支配,美国外交偏重意识形态因素。本书最吸…
发表于2012/4/1 7:37 阅读全文 评论
  对渴望从表象接近真相的书友,它呈现了从表面通向本质高超的客观分析能力。;   对于美国精神感兴趣的书友,它揭示了美国文化独特魅力的根源。;   对于渴望了解美国对华政策历史变化渊源的书友,它从另一侧面作出注解。;   美国…
发表于2012/4/1 7:35 阅读全文 评论
  于歌先生一改学术界国家利益说的传统视角,在《美国的本质》一书中,从宗教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解读美国的内政外交以及美国国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该书对于客观、全面的了解美国,把握国际态势,预测中美关系走势都有积极意义。通读全书,我认为最大特…
发表于2012/4/1 7:35 阅读全文 评论
  我只说最后一句话,让我们可以保持风度地对抗。但是法国的那一位外交部长曾经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在我们面前面对着这样道貌岸然的张斌内心并不能够面对自己的时候甚至于不敢面对他受到伤害的妻子的时候。我觉得中国…
发表于2012/3/31 18:52 阅读全文 评论
  人、不仅仅是一根消化管道,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按马克思的解释是因为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更大的区别是在于人有思想。活着总得有所追求,有所理想,有一个信仰支撑着的生活才会有质量与意义。其实中国人从古就有信仰,封建帝制前信仰的是儒家文…
发表于2012/3/31 18:51 阅读全文 评论
  于歌在《美国的本质》一书中,将美国的外交定义为意识形态外交,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本质是为了在全球推行其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完全否认其外交政策的逐利目的。作者的论述不可谓不精采,观点也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遗憾的是,作者的观点无法令…
发表于2012/3/31 18:49 阅读全文 评论
  第一次见到《美国的本质》是在机场候机大厅的书店,这个书名的确非常吸引人,但同时也让人觉得作者有点故弄玄虚,什么样的人胆敢来分析美国的本质?没有去买。 这本书从翻开就舍不得放下,这种角度这种声音之前鲜有耳闻(在推崇唯物主义的中国…
发表于2012/3/30 17:21 阅读全文 评论
  读《美国的本质》之二 《美国的本质》这本书像是严肃的社会科学论文,大张旗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观察,坚贞不渝且有条不紊地论证它,指向一点,不及其余。在这个过程中很少出现对自己观点本身迟疑的时候。但是它的观点和所进行的观察,确…
发表于2012/3/30 17:20 阅读全文 评论
  读《美国的本质》之一 集中讨论美国建国及至现代历史的书,现在人们往往都首先能想到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每期的《读书》杂志的封底,经常能看到三联书店初版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新书预告,谁能想到,那几本现在看起来…
发表于2012/3/30 17:20 阅读全文 评论
  波兰经济改革总设计师、两次临危受命担任主管财政的副总理,现任华沙科兹明斯基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留给历史的骄人成绩是将通胀高居不下的波兰经济带出困境,并使经济增长率一路飙升,为波兰加入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铺平了…
发表于2012/3/29 0:12 阅读全文 评论
  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我读了三回。第一回读的是花城版(2004年),但那里面只收了梦里家山和流沙堕简两卷。读完颇疑惑:为什么作者写到1969年便戛然而止?后来有朋友告诉我,花城版不全,台湾印刻版(2009年)才是足本。于是我从网上找来台湾…
发表于2012/3/29 0:10 阅读全文 评论
  高尔泰说,有一段时期常常出去散步,那恰恰是《论美》公开发表后引来批判的时候。那时学校后门不远有一处广场,常有许多兵士在那里训练生马。他们给那些桀骛不驯的烈马,套上七八根长长的缰绳,人手一根,从四面八方把它紧紧拉住,如果它不让人骑…
发表于2012/3/29 0:07 阅读全文 评论
郝金刚的个人简介
郝金刚的照片
简介:关心经济、关注民生,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头百姓。
最新访客
栏目统计
以上并非实时数据,每日0点更新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