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现实主义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理论《大国政治的悲剧》译序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国际关系理论是西方理论,因为国际关系的概念、体系、逻辑都源于西方,反映西方思维,这一点本毋庸置疑。可是具体分析起来,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甚至产生国…
标签:
如果说法国是对华政治上敢为天下先的西方大国,那么英国则是经济上对华合作的先行者。2015年3月,英国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世界中率先加入亚投行,推动其他发达国家加入,引发亚投行热。英国的勇气、胆量与远见卓识,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近年来,英国不断表态…
标签:
让美国再次强大的路取道北京。美国的中国通白邦瑞去年的表态,道出了中国的份量。美国总统特朗普百日维新计划中提出美国能源与基建法案,利用税收减免来鼓励公私合营与吸引私有资金的投资,并在未来十年内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1万亿资金,项目预期将达到收支平衡…
标签:
原编者按:近年,中国在全球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并且取得了不小进展。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了长期关注和研究此话题的王义桅教授。在这篇采访中,王教授系统讲述了中国推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战略考量,并且从多个角度回应了时下对这一战略的种种质疑。本…
标签:
在2016年杭州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8年的伟大进程,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是真抓实干的进程,是共同富裕的进程,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今天的中国,已经站…
标签:
今天,西方政治不再是精英设计的理性政治,反欧盟、反精英、反体制、反全球化合流,他们共同推动英国脱欧。欧洲一体化是政治精英们设计的,现在看起来,政治越来越民粹化了。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帝国,却还没有找到新的角色。1960年12月5日美国务卿艾奇逊在西点…
标签:
中国已处于新一轮思想突破的临界点时代的改变,又意味着中国需要全面推进思想改变。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已多次有过思想突破,随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实施改变。最近的两次思想突破,分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时转向社会主义国家建设,…
标签:
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正是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的对接。遥远的欧洲人之所以对一带一路充满兴趣,有两大原因:一是丝绸之路是德国人李希霍芬1877年命…
标签:
中国崛起,是一个被过度解释的概念,蕴涵了过多的期望与联想,急需软着陆。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开篇即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套在大国兴衰上,也可以说,大国崛起的模式是有章可循的,正如电视纪录片《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