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 zhengyounian.chinavalue.net [收藏]
标签:
冠状病毒导致一场全球性的人道主义大危机。每天有无数人染病,也有无数生命逝去。从健康到染病再到死亡,这是一个并不长的过程。如果生命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智慧的意义就在于拯救生命。不难理解,自冠病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展开了新一轮的政治制度争论,即…
发表于2020/7/15 11:10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今天的社会抗议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社会,不管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政治体系如何不同,都经历着社会抗议潮。实际上,对任何社会来说,社会抗议运动已经不是一个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出来、以什么形式爆发出来的问题。人们把今天的社会抗…
发表于2019/11/28 13:5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今天这个时代本来是一个最需要思想的时代。人类现在面临各种巨大而严峻的危机,包括气候环境、技术(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滥用对人类的影响)、生育方式和人口的变迁(无论是一些社会的人口急剧减少还是另一些社会的人口急剧增长)、全球化和社会的急剧分化…
发表于2019/11/19 11:06 阅读全文 评论(2)
标签: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在法国外交使节年度会议上发表内部演讲,认为西方霸权或许已近终结。近代以来,法国的启蒙运动、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在两次世界战争中崛起的美国,让西方世界伟大了300年。不过,今天,西方因为种种内外因素,其所确立的世界政治秩序正在动摇。…
发表于2019/11/5 14:44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1中国能创造这样的经济奇迹,背后是政治经济制度在支撑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作为中国问题专家,您提出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模式。在您看来,应当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内涵…
发表于2019/10/30 13:11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一我长期在城市国家新加坡工作,总是感叹这个城市国家的国际魅力。新加坡人自称为地图上的小红点,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被很多人称小国大外交。不过,很显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外交作用,主要是因为其内…
发表于2019/10/25 20:33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今天,人类无疑面临着无穷的危机,危机之多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感。不过,在各种危机之中,最严峻的莫过于人类本身的再生产危机,也就是生育危机。这种危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很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处于深度甚至是极度危机之中,…
发表于2019/8/29 15:48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近年来,社会抗议运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潮流,从美国、欧洲到亚洲,没有几个国家能够避开社会抗议运动。尽管社会抗议运动一直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但对任何社会来说,无论是对抗议者本身还是对社会整体,任何形式的社会抗议都是有成本的。对抗议者本身来说,…
发表于2019/8/7 11:52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中国新时期面临怎样的内外部风险?风险的根源无非来自两个方面,即内外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应对策略的错误。总体看来,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仍然是围绕着十八大前后讨论多年的两个陷阱而展开的,即内部的中等收入陷阱和外部的修昔底德陷阱。…
发表于2019/7/26 19:21 阅读全文 评论(2)
标签: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正经历一场持续的社会革命。法国的黄背心运动便是典型。社会抗议因为一个日常的民生问题而引发,即燃油费的持续上涨和法国政府提高燃油费价格的决定。但由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那么重要的议题而起的社会抗议,很快就演变成法国自1968…
发表于2019/6/25 12:55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论就中国历史还是就世界历史,这个时代疑是个伟的时代。改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巨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乃政治转型。就经济,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个贫穷的经济体跃升为世界上第经济体,从个乎处于封闭状态的经济体,转型成为世界上最的贸易国,并且已经俨然成为…
发表于2019/6/10 10:55 阅读全文 评论(1)
标签: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从政治上说,这种微妙的变化不难理解。无论是中国国民党还是中国共产党都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正是五四运动使得两大政党成为了革命性政党,所不同的是共产…
发表于2019/4/30 12:02 阅读全文 评论(2)
标签:
今年是新加坡莱佛士开埠200周年,各方进行着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对新加坡来说,其意义在于认识过去、了解今天和知晓未来。不过,历史地看,莱佛士开埠新加坡的意义则是大大超越了新加坡本身。人们完全可以说,莱佛士开埠不仅仅是近代新加坡的开端,而且…
发表于2019/2/14 12:19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五大教训当然,这也是日本苦楚的根源,因为即使日本想改变实际上也很难发生。日本毕竟不是一个全部主权国家,很多政策受制于美国。很显然,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对日本的崛起来说,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就积极面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日本是西方…
发表于2019/1/30 13:51 阅读全文 评论
标签:
日本被形容为亚洲国家崛起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是受美国的限制。以此来反观今天的中国,日本的崛起对中国的教训是多方面的。1979年哈佛大学傅高义(EzraVogel)教授在美国出版了题为《日本第一:对美国的教训》的著作。这本书马上被翻译成日文,于1980年出版。…
发表于2019/1/30 13:50 阅读全文 评论
个人分类
郑永年的个人简介
郑永年的照片
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
职务: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
简介:浙江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季刊主编,1997年到2006年担任过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2004年开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1985年和1988,分别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和1995年分获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领域是中国政治经济研究及其对外关系。
郑永年的百科
最新访客
郑永年的社交圈
栏目统计
以上并非实时数据,每日0点更新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