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 zhengyounian.chinavalue.net [收藏]
东亚模式可以总结为:先经济、再社会、后政治;先发展、再分配、后民主。人们所说的东亚模式的主体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些社会在市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道路上,是非常成功的典范。它们基本上也走过了西方成功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但有两点很不相同,其…
发表于2012/5/16 10:15 阅读全文 2
一、地方和中国的改革进程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无论是改革的发动还是改革的可持续,地方的动力都非常重要。回顾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从中央地方关系中寻找改革的动力,早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定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高度依…
发表于2012/4/29 11:07 阅读全文 1
在全球化时代,一种技术既可以不产生产业,也可以不产生就业。在主权经济时代,美国的技术造就了美国的产业和美国的工人阶级队伍。但在今天,美国仍然拥有技术,但其产业和工人阶级则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冷战结束后,世界经历了新一波全球化。和以往的全球化…
发表于2012/4/25 9:05 阅读全文 0
在讨论如何建设清廉政府时,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是社会的改革。不过,历史地看,社会建设对建设清廉政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会过。简单地说,社会建设可以为清廉政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减少官员腐败的动机,而且也对官员的腐败构成有效的社会压力。为…
发表于2012/4/18 10:14 阅读全文 2
本栏上周讨论了传统社会的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这里转而讨论当代中国的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令人们非常惊讶的是中国传统的根深蒂固和强大。即使从孙中山先生发动的辛亥革命算起,到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了,但知识分子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竟然没有…
发表于2012/3/28 11:13 阅读全文 3
眼下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切的一个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尽管中国在继续发展和崛起,但外界对中国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甚。如何理解中国?在很多方面,广东总是“先行一步”,广东的各方面的改革因此往往具有全国性意义。广东成功了,就可以成为全国的典范。反之,…
发表于2012/2/1 9:15 阅读全文 4
未来的历史会告诉人们,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或者“南方讲话”,是中国当代改革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里程碑。人们今天所看到的改革开放的所有成果,都是和“南巡”密切相关。“南巡”的意义在哪里?简单地说,它解决了当时中国改革所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难…
发表于2012/1/18 9:42 阅读全文 0
自然资源在中国各省分布很不均衡。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自然资源对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不难理解,资源省份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中国的资源省份越来越成为问题省份。人们不难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省份例如山西、新疆、内蒙…
发表于2012/1/11 10:16 阅读全文 3
社会管理近年来已经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很多年里,主导中国发展的唯一主义就是“GDP主义”,以钱为本,破坏社会。今天中国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深切感受得到的。社会管理概念的提出,表示国家发展的新方向。至少从两方…
发表于2012/1/3 9:17 阅读全文 3
亚洲国家随着发展越来越像西方国家了。中国尽管也属于东亚,在发展的很多方面也类似于东亚,但较之日本和“四小龙”,中国更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东亚经验表明,中国尽管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创造一种不同西方的文化话语,但这会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不会…
发表于2011/12/23 7:05 阅读全文 5
战略性贸易指的是国家把对外贸易放到其国际战略中来考量,根据其国际战略利益来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纯粹市场意义上的贸易并不包含战略利益,国际贸易活动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你卖我买”,或者“你买我卖”。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所需要考量的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
发表于2011/12/20 19:51 阅读全文 0
编者按:此文为郑永年在《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2011观察家年会”上所做的主题演讲实录。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的邀请,跟大家交流这个意见。因为题目很重要,我很认真地准备了一篇演讲,但因为时间有限可能只能讲一半。资老师刚才说在中国很多方面来看,中…
发表于2011/12/19 8:15 阅读全文 3
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个消费社会都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社会公平。从经济层面来说,最低限度的社会公平,源自社会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在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希望通过结构性调整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尽管结…
发表于2011/12/18 23:43 阅读全文 1
个人分类
郑永年的个人简介
郑永年的照片
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
职务: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
简介:浙江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季刊主编,1997年到2006年担任过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2004年开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1985年和1988,分别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和1995年分获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领域是中国政治经济研究及其对外关系。
郑永年的百科
最新访客
郑永年的社交圈
栏目统计
以上并非实时数据,每日0点更新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